莱字读音:lāi
莱字五行:木
莱字简体笔画:10画
莱字康熙笔画:14画
莱字解释: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嫩苗可食,生田间、路边、荒地、宅旁等地,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。(此字在起名字库中共出现约:3840次)
lái
①<名>草名,即藜,俗称臙脂菜。《诗经?小雅?南山有台》:“南山有台,北山有~。”
②<动>长满杂草;荒芜。《诗经?小雅?十月之交》:“田卒汙~。”
③<名>休耕的田。《周礼?地官?县师》:“而辨其夫家人民田~之数。”
【引】指荒地。《孟子?离娄上》:“辟草~任土地者次之。”
④<动>除草。《周礼?地官?山虞》:“若大男猎,则~山野之草。”
⑤<名>古国名,在今山东省。
莱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036第40